详细内容
婴幼儿的诊断比儿童更为复杂,疾病发展趋势更多样。大约25~30﹪的婴儿发生过至少一次喘息,而到3岁之前,发生过喘息的比例则大约为40﹪,喘息发病率增长快、发生率、就医率,住院率比其他年龄阶段的儿童高3倍,且无方法,而且病情反复加重,经常患儿家长对效果提出质疑。反复喘息并非,但与又有密切的关系。
婴幼儿会出现喘息反复发作,往往延续直至成年,这类患儿通常有特应性病史。有研究(图森研究)显示反复喘息患儿(≥4次)、有父母有病史、经医生诊断为特应性皮炎、变应源致敏≥1个吸入性变应源其中之一的主要危险因素,或有对牛奶(鸡蛋、或花生)过敏、喘息与感冒无关、嗜酸性粒细胞> 4%之两项次要危险因素,6年内47.5%、3年内51.5%会发生,如果没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儿6年内91.6%、13年内84.2%都不会发生。因此,有无危险因素是判定是否是婴幼儿的关键。
在儿童发病中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而环境和社会因素也参与其中,所以儿童发病是多因素造成的,被称为“综合症”更准确。既然是综合症,那么其表现多种多样,即不同“表型”,每个因素影响下呈现出不同,如起病早晚、或严重程度、或过敏原触发、病毒触发、或气道阻塞性明显,或一氧化氮明显增高,既然表型有如此巨大的不同,那么对的反应也不同,因此,强调儿童个体化的十分必要。
近十年来支气管的研究进展是“气道炎症学说的确立,以及围绕气道炎症的”。由于气道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因此控制气道炎症是的"基石"。由于表面皮质作用强、可有效控制症状、改善肺功能、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是长期控制的。关于白三烯拮抗剂,儿童防治指南指出“适用于无法应用或不愿使用ICS,可单独应用于轻度持续的"。也就是说一旦确诊必须首先使用ICS,只有长期、规范使用才能起预防作用。而使用白三烯必须有两个条件即“轻度和不愿或不能使用”。至于免疫增强指南也指出“因反复呼吸道感染诱发喘息发作者可酌情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