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西安交大二院侯伟一副药多少钱,节假日不休,让您没有后顾之忧

侯伟,男,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儿科副主任,儿科呼吸与病区主任与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科疾病与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预防医学会陕西省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儿童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基层卫生分会常委、陕西省儿童协作组副组长、陕西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儿童保健学会常委,西北儿童协作组委员,陕西省变态反应学会委员,西安市儿科学会常委,陕西省医学科普专家库成员,《中国儿童保健杂志》、《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编委,陕西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从事小儿呼吸专业20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研究、儿童心理行为研究、儿童管理与儿童保健。

冬季是儿童呼吸道感染和喘息性疾病的高发期,据我省2010年的儿童流行病学调查显:城区0-14岁儿童患病率已达4.82%,较2000年的2.71%明显增加。其中在现患儿童中婴幼儿期有湿疹史为26.87%,有过敏性鼻为24.79%,食物过敏10.00%。家族史中一级亲属有史者占5.62%,有其他过敏史者占10.21%,二级亲属有史者占7.08%,有其他过敏史者占4.58%。由此可见,儿童发病10年来迅速增加,与发病增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仍有相当比例的患儿未得到及时诊断,并且80%以上的患儿仍在接受,造成儿童防治和管理水平低的原因主要是儿童专科门诊和专业医生数量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儿童的防治与管理水平。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引起喘息的原因较多,容易造成过渡诊断和诊断不足,从而影响长期效果。那么儿童的诊断是否有规律可寻呢?应该是肯定的,从我们长期从事儿童防治工作看,应该注意这些要点:1、病史:长期咳嗽(1月以上)、或反复喘息(3次以上)、或反复患或经常感冒、或每次呼吸道感染难于。2、出生史:早产、低出生体重。3、个人特应性病史:有湿疹、牛奶、鸡蛋、海鲜、花生、桃子、芒果等食物过敏症,经常流清涕、打喷嚏、鼻痒等过敏性鼻炎症状,经常揉眼睛等过敏性结膜炎症状,有荨麻疹、特异性皮炎、鱼鳞病、银屑病等皮肤病等,对青霉素或头孢类过敏。3、家族病史:父母有或(和)过敏性鼻炎,有荨麻疹、化妆品、金属等过敏性皮肤病,其他有血缘亲属的过敏病史。4、有伴随疾病:有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或增生)、鼻窦炎。5、肺部体征:呼气性喘鸣(或哮鸣)音。6、对的反应:长期咳嗽不能完全,使用抗有效如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丙卡罗、舒喘灵),茶碱(多索茶碱、氨茶碱),白三烯拮抗剂和表面皮质等。7、相关检查异常:肺功能检查秒呼气流量(FEV1)<预计值的80%、变异率(PEF)>预计值的15%以上,呼出气一氧化氮(NO)>18ppm、血清总IgE200I>U/L,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5%。在儿童诊断是只要紧紧抓住这些关键点,诊断还是比较容易的,在询问病史时一定要尽量详细,从中发现诊断线索。

整理孩子患病就诊的过程和以往就诊的资料

患儿由于疾病反复发作,通常都有长期就诊的过程,家长需要仔细回忆和疏理,详细的病史对医生分析病情十分重要。我们经常遇到一些长期咳嗽的患儿来就诊,仔细询问病史并非长期咳嗽,只是几次短期的疾病或不当引起疾病迁延。以往就诊的病历、血液检查和胸部X片等资料对于医生分析疾病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对喘息症状的判定上,家长和医生的判定还是相差很大的,有时候家长认为的喘息并非真正的喘息,这就需要看以往就诊病历上的记录,以往的胸部X片或CT对于慢性咳嗽的鉴别也有一定的帮助。

在线咨询 一键拨号13359251377